护理干预在糖尿病筛查中作用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筛查中作用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糖耐量试验的适时健康指导及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检出率和病 人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先后对两个社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査,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检出率。结果护 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DM)、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者(IFG)、糖耐量低减者(IGT)检出率均髙于干预前,两组比较(f = 7.61 P<0. 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通过护理午预提高了糖尿病筛查检出率和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护理干预 糖尿病筛查 葡萄糖耐量试验 健康教育
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患病率正以每 年新发700万患者的速度猛增,估计到2025年全球 将有3. 80亿人患糖尿病[1]。早发现、早筛查、早诊 断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糖尿病已经刻不容缓。葡萄 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其准确性直接 影响到糖尿病疑似病人的诊断。筛查过程中有多种 干扰因素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我们在糖尿病筛查 中,通过分析、讨论、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并进行教 育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两个 社区进行糖尿病筛查,选择年龄在22〜75岁,有糖 尿病家族史、超重、有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者,以及 高龄、高体重、羊水过多、妊高症、有过胎儿宫内窘 迫、早产史的妊娠期妇女作为人组对象。2010年5 月〜2011年5月参与筛查的206人为实验组,2009 年5月〜2010年4月参与筛查的224人为对照组/ 实验组中男138例,女68例,平均年龄(54. 6±6. 4) 岁。对照组中男142例,女82例,平均年龄(55. 2士 5.9)岁。两组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参与筛查人员筛查前均给予常规 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并 找出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的影响因素,如空腹时间过
作者简介:李玉萍(1969 —),女,河南郑州,本科,主管护 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长或者不够,测试前晚进食高热量饮食或主食少,使 用了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药物,测试者的情绪、活动 量、穿刺部位的疼痛等。分析上述问题与血糖之间 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0.0系统分析 及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〇. 〇5为差异有 显著意义。
2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2.1因素一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存在的人为因素: (1)空腹时间少于8 h或超过12 h; (2)测试前进主 食过少或前晚高热量饮食;(3)使用了对试验结果有 影响的药物。
2.1.1葡萄糖耐量试验要求在不限制饮食和正 常活动2〜3d后的清晨或上午进行。实验前3d每 天进食的碳水化合物不得少于150 g,避免使用影响 碳水化合物的酒精和药物,禁食10〜12 h,空腹从 肘静脉采第一次血,然后给予75 g葡萄糖粉溶于 300 ml温开水口服,5 min内饮完(至试验结束不再 饮食),自服糖水开始计时,之后〇. 5 h、l h、2 h、3 h 分别从肘静脉采血,标本顺序标示清楚,5次血标本 一并送化验室测定血糖[2]。测试者长时间不进食, 出现“超空腹”状态,会造成测试结果的假阳性或漏 诊现象;高热饮食易造成高血糖的假象;而一些药物 如:消炎痛、异烟肼、咖啡因、酚妥拉明、速尿、避孕药 等均可升高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等降低 血糖,因此,必须停服上述药物3〜7 d再做试验。 2.1.2护理措施(1)试验前向受试者详细交代注
意事项,每人发放一份由拜耳公司提供的“葡萄糖耐 量试验”卡片;(2)试验前仔细问清受试者前3 d的 就餐情况,是否饮酒、失眠,一周内用药情况等,最后 一次进食的时间、进食的质量。特别对老年受试者, 护士应做到耐心询问,以免因其反应迟钝,记忆力 差,理解不到位;不符合试验要求者择期再做试验; (3)避免“超空腹”状态,上午10 : 00为试验时限。 2.2因素二受试者情绪不稳定。
2.2.1情绪异常如愤怒、恐惧、急躁等可使交感神 经兴奋,升糖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 素)分泌增加,造成高血糖假象,影响实验结果[3]。 2.2.2护理措施试验全程护士做到热情接待,耐 心解释,创造良好的氛围,保持受试者情绪稳定、减 少其焦虑,以取得受试者全力配合。我们在门诊配 备专用场所,以温馨的良好氛围稳定受试者的情绪, 以缓解等待时的烦恼。
2.3因素三受试者试验前及试验过程活动量大^ 2.3.1活动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情况、不 同时段对血糖的影响不一样。活动对血糖的影响取 决于葡萄糖的消耗速度与肝脏、肌肉释放葡萄糖的 速度。刚开始活动时,机体以肌糖原和肝糖原中的 葡萄糖为“燃料”,当这些储备快用完时,肌肉就会摄 人血中的葡萄糖供自己使用;轻度或中度锻炼的过 程中以及锻炼结束后,血糖可能有所下降;活动剧烈
精力充沛时,神经信号使肝脏释放所贮存的葡萄糖, 导致血糖浓度急剧升高,干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 此,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不可有大的活动量。
2.3.2护理措施(1)试验当天取消晨练;(2)试验 全程在我们提供的座椅上休息等待,减少活动,避免 持重用力。
2.4因素四实验过程反复穿刺增加受试者疼痛。 2. 4. 1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采用传统采血法需在 3 h 内静脉 穿刺5次,致使部分受试者由于疼痛产生恐惧心理 而拒绝作此试验,且不良情绪也会影响试验结果。 静脉留置针法应用于OGTT采血,能减少受试者多 次采血的痛苦及恐惧心理。
2.4.2措施 (1)选择受试者上肢肘静脉,采用 22G(BD)Y型静脉留置针置管;(2)每次采血后用 一次性5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 ml进行脉冲式 正压封管。脉冲式正压封管堵管率低,生理盐水用 于静脉留置针封管安全可靠简便可行[4] ;(3)在靠近 延长管前1/3处夹紧活塞,同时在脉冲式正压封管 基础上,边缓慢推注边退出针头,避免发生凝血堵 管;(4)每次采血前将封管液抽出。
3结果(表1)
表1两组人员糖尿病筛査中检出率比较》(%)
组别 |
n |
DM |
IFG 或 IGT |
NGT |
i2 |
P |
实验组 |
206 |
53(25.72) |
34(16. 50) |
119(57.76) |
7. 61 |
<0.05 |
对照组 |
224 |
39(17.41) |
27(12.05) |
158(70.54) |
注:因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者UFG)和糖耐量低减者(IGT)有重叠现象,统称为糖耐量异常,表1中归为一列
4讨论
4.1糖尿病在我国呈快速增长趋势,已成为严重影 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早诊断、早 治疗是控制糖尿病,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糖尿病高危人群主动 地、正确地配合糖耐量试验;使确诊为糖尿病者及时 就诊、规律治疗;糖耐量异常者进行跟踪干预;糖耐 量正常者(NGT)对糖尿病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和了 解,从而改变一些不良生活方式,自觉主动预防糖尿 病。
4.2通过护理干预解决了糖尿病筛査中所存在的 干扰因素,不仅提高了糖尿病的检出率,同时也提高 了准确率,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一步,同
时增强了医护人员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责任感和 危机感,提高了业务水平及服务质量。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多种糖尿病及并发症早期无创检测诊断系统
网址:http:// www.qctqct.cn
手机 : 13072875151 13398187118传真 :028-65830598
市场部电话 :028-65830598 028-67708638 83190122
在线 QQ:110480527 联系人 : 王先生
邮箱:samwangcn@126.com
地址 : 成都市静康路536号
- 上一篇:化学发光诊断技术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应用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 2022/6/15
- 下一篇:呼气糖尿病检测装置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2022/6/15